山西古筝培训继续讲述江西筝浙江筝的由来
来源: | 作者:lfqz | 发布时间: 1860天前 | 283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浙江筝曲和南方丝竹有着密切的联系,曲目有许多是相同的。“四点”手法的运用也不少,它以明朗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,速写了一幅幅江南水乡的民俗画。
  山西古筝培训继续讲述江西筝浙江筝的由来
  江西筝
  1979 年,在江西省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中发现了连件筝。其中保存完好的一件,长166 厘米、宽 17.5 厘米,尾宽 15.5 厘米,两端各有十三个弦孔。另一件筝尾残缺,残长174 厘米,筝首弦孔为置木枘(弦轸)用,一弦一枘,栓弦于枘上,类似潮州筝的系弦法。这两件筝的形制、弦数和系弦法与后世古筝相似,是目前中国已知的最早实物。
  浙江筝
  浙江筝:即武林筝,又称杭筝,流行于浙江、江苏一带。据传在东晋时筝已传入建康(南京)了,至唐,则更多见诸于诗词文字。
传统的浙江筝只有十五弦,身长1.1米左右,面板、背板为桐木,筝尾稍向下倾斜,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;放在桌上坐势(或立势)弹奏。演奏时右手大指、食指、中指各戴牛角(或玳瑁)制成的甲片,当下则有所改变,筝的共鸣箱的长度增至1.65米左右。后岳山改为S型,弦数增至为21根(音域扩展成四个八度,音程由D—d3);弦的质地由丝弦改为钢丝外缠尼龙丝的粗细不同的系列筝弦。弹奏时戴的甲片由皮套固定改为胶布固定,甲片多用玳瑁制成。演奏特点有“大指摇”、“快四点”、“夹弹”、“提弦”等技法,并借鉴、学习、融汇了琵琶、三弦、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。
  浙江筝曲和南方丝竹有着密切的联系,曲目有许多是相同的。“四点”手法的运用也不少,它以明朗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,速写了一幅幅江南水乡的民俗画。
  浙江筝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些优秀的传统古曲,乐曲以移植古阮曲,如《月儿》、《将军辞》、《海青天拿鹅》等等,“凡十三章,无一不能”。这些乐曲所表现的题材范围比较广,演奏手法和技巧也比较丰富,像双手抓筝的技巧,在1814年荣斋所编的《弦索十三章》中,已记录了双手抓筝的手法,浙江筝名家王巽之先生和前辈蒋荫桩先生,在二十年代使用了这一手法。
浙江筝以“弦索十三套曲”和“江南丝竹’、“杭滩”为源,故曲目的板数已突破了六十八板的体系。
山西古筝培训
  相关阅读:山西古筝培训对于古筝演奏中的音色把握的技巧